Search

淺談「減量訓練」#文末有抽獎🎁​
你的訓練課表中有減量週嗎❓​
適度的恢復是持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淺談「減量訓練」#文末有抽獎🎁​
你的訓練課表中有減量週嗎❓​
適度的恢復是持續進步的關鍵​
👉「休息跟訓練一樣重要」​
今天🐑老師帶大家來認識減量Deload 是什麼❓​
-​
🌈疲勞&運動表現的關係​
📍肌肉成長最基本的三項要素:​
1️⃣訓練刺激​
2️⃣飲食​
3️⃣休息恢復​
當人體受到訓練刺激後,身體會因應這些環境壓力而給予適當的反饋,並經歷疲勞(fatigue)和適度的恢復(recovery),進入超補償階段(supercompensation)適應之前的訓練,然後再回到原本的水準或更好的狀態。​
💪雖然越大的肌群可以承受的訓練量越大,但通常修復的時間也會越久。​

🌈減量訓練的主要目的?​
* 減輕神經系統疲勞​
* 降低受傷的機率​
* 減少肌肉關節壓力​
* 減輕心理壓力​

⚠️如果恢復不足,可能會造成過度訓練或是提高傷害風險。​

💥我是不是過度訓練?(符合兩個以上)​
* 睡眠品質下降​
* 健身動力不足​
* 訓練表現下降​
* 痠痛疲累比平常多​
* 食慾下降​
* 情緒起伏大​

🌈該怎麼執行減量訓練?​
「減量訓練」的意思就是透過降低訓練量來減少疲勞度,,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進行減量:​
❤️方法一、減輕負重​
可嘗試將重量降至40-60%的1RM,甚至一半以上,但這不代表組的速度可以比平常快,或是次數增加到力竭,而是在相同的組數、次數下完成訓練。​
🧡方法二、減少次數​
在維持相同的重量下,減少組數或是次數,同時保持相同的休息時間,​
例如:平常做120kg 5組5下的深蹲,可以改為做1組2-3下即可。​
💛方法三、部分減量​
僅針對瓶頸或是疲勞感較重的動作進行減量,例如:臥推重量無法提升,但其他動作的負重都可以增加,這時可以將臥推改為調整或發力技巧訓練。​
💚方法四、更換訓練模式/運動​
改變運動的模式或是增加補強動作,避免繼續在主項目上增加訓練量。​

-​
雖然說對於新手來說,如果有擬訂計畫性的課表​
運動表現應該可以直直上升8個月-2年📈​
但是很多時候可能因為經驗不足​
而忽略身體的警訊​
等真的造成過度訓練時已經來不及了​
因此建議定期將減量納入訓練課表裡​
除了可以給身體休息​
也給自己時間重新審視身體狀況喔!​

*---- 。---->抽獎福利<---。----*​

|書籍介紹|​
這次感謝#采實文化 邀請我來跟大家分享這本書!​
如果你嘗試想使身材變得更好​
或是想要為生活帶來一點改變​
相信這本書能帶給你不同的啟發​
此書以簡單易懂的文筆與圖文​
闡明營養知識、動作模式和健康觀點​
是健身入門者的好選擇👍​

💮獎品:​
將抽出2位幸運粉粉​
可獲得『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鍛鍊全書』一本​
-​
💮抽獎條件:​
❶追蹤@yang_srt和 @acmebook01​
❷在文章下方標記1位朋友+「我要抽書!」​
❸分享此文限時動態​
❹一人不限一次留言,但朋友標記不可重覆​

嚴禁假帳號或人頭帳號!!​
-​
💮開獎時間:​
3/26(五)21:00​
PS:抽獎過程會放置限時動態​
24小時內如沒留言將視為放棄。​
@yang_str保留變更一切活動與獎勵之權利​
-​

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❓​

留下一顆❤️讓我們知道吧❗️​

你的支持是我們繼續的最大動力​

#sportsyang#workout #sportsrecovery #yang羊#athletictrainer#fitness#exercise#sports#deload​
#coach #muscle#肌力訓練#運動傷害#運動#健身#重訓#健身房#健康#顏色#健康#肌肉#減肥#襪子#減量運動#抽獎活動#送書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Athletic Trainer.NASM-CPT.Peak Pilates 一位佛系運動少女 想到什麼就分享什麼 歡迎互惠合作 私訊粉專 歡迎追蹤ig粉專:@yang_srt 想了解更多:https://taplink.cc/emily851071
View all posts